【西區分館】07/19 高堂中醫健康講座—日常保健養生紓壓
-
展期1場
-
參加人數26
-
活動地點西區分館
-
場地名稱3樓閱覽區
-
活動日期2025/7/19
-
活動時間10:00-11:30
-
活動型態講座
-
活動售票否
-
活動聯絡電話04-23224531
-
活動內容簡述蟬聲撕開熱浪,綠荷托起蜻蜓,天地萬象在陽光最盛之時恣意舒展。然而,在這最燦爛的時刻裡,卻蘊藏著最微妙的轉折。在熱度升至高峰的夏季,人的身體卻已經悄然邁入能量遞減的交界
許珮甄老師的演講就像是打開一扇觀察身體與節氣變化的窗:她指出台灣的夏天不只酷熱,且濕氣沉重,在現代足有四個月的「長壽夏」裡,濕熱讓腹脹腸擾、中暑脫力等等一大堆毛病找上門。
在這樣的時節裡,「順天養生,養而不躁」,便是長養保身之道。唯有理解身體在節氣中的變化,方能於盛夏之中尋得清明,於燥熱之間維繫身心的安然。
許珮甄老師以中醫觀點詳解暑症的陰陽之分,陽暑是人走在太陽底下曬得面紅口乾、快中暑的那種;陰暑則是熱氣如蒸鍋在人體內悶著,無法自體外散開,感覺渾身不對勁卻又說不上哪裡不舒服的那種。
後又提及「捏鼻頭」小法,來辨別陰暑的淺深,妙趣橫生又實用。
針對暑邪困體,許老師教授了刮痧與三伏貼兩種解決之道。刮痧重在「順氣」,力道應當輕柔如水,自內而外而行,五公分五公分的走。三伏貼則是一方藥帖。取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細辛等辛溫之藥,佐以薑汁敷貼特定穴位。於應對鼻炎、氣喘等冬天病症卓有成效,正應中醫裡「冬病夏治」的妙義。
而在看似與醫療無關的「防曬」議題上,許老師提醒我們,陽光炙烈不止會曬黑,還可能耗氣傷陰。防曬,對女性來說,不只是肌膚的防護,更是守住氣血流暢、情緒平衡的重要舉措。
整場講座是一堂回歸自然與身體本質的課。我們常忙著為生活奔走,卻忘了傾聽內在的聲音。
其實,當身體出現問題時,敏銳的人立刻就能感受到;但若我們一時無視、日久麻木,直到它悄悄惡化,變得難以收拾。
想要健康,真正的要訣不是昂貴的投資,而是日常點滴的積累:以植物性食物清養腸胃,以節制口欲穩定身心;少吃甜食,不貪生冷與辛辣,再加上適度的運動,不花大錢,卻能養得一身好體質。
正如脫臼的腿需及時矯正,我們的生活與身體,也需要適時的調結。在炎夏之中養得一身不燥之氣,在節制之中尋得身體的節奏。這便是許珮甄老師所傳遞的溫柔智慧,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啟程實踐的養生之路。
活動照片請見分館FB:
https://reurl.cc/vLg47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