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活動

113年下半年度「港藝藝文講堂」專題講座-高啟豪~淺談日本近現代文學:從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樹
  • 展期
  • 參加人數
    100
  • 活動地點
    港區藝術中心清水區 國際會議廳
  • 活動日期
    2024/9/21
  • 活動時間
    14:00-16:00
  • 活動型態
    講座 
  • 活動售票
  • 活動內容簡述
    時間:9月21日(週六)14:00–16:00

    地點:港區藝術中心國際會議廳

    講師: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高啟豪老師



    透過日本近現代文學主要作家夏目漱石、芥川龍之介、村上春樹作品的介紹,一窺日本社會的變遷與文學的演進。

    明治時代(1868-1912)文豪夏目漱石的生平與創作,其名作如《我是貓》、《三四郎》、《心》等,不僅描繪了明治時代日本社會的巨大變革,也深入探討了近代人自我意識與道德的問題。漱石的作品以其對人心細微且精闢的洞察,使他成為日本近現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。

    大正時代(1912-1926)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芥川龍之介。從其早期取材自古典的《羅生門》、改寫自中國傳奇故事的《杜子春》以至晚年描繪自身生活虛實相映的《齒輪》等作品,藉由橫越古今東西的多變題材,投射出現代人心理的糾葛,其作品在百年後的今日今時依然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,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。

    而被稱為現代日本文學旗手,每年諾貝爾獎呼聲極高的村上春樹,其創作風格呈現出讓人讀一行就可辨別的強烈個人色彩,在其長短篇小說裡充滿了超現實的元素。例如廣為臺灣讀者熟知的《挪威的森林》、《1Q84》等,不僅在日本,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廣大的迴響。我們將探討村上如何在他的作品中描繪出當代日本社會的面貌,以及其作品中隨處可見的譬喻等獨特修辭。

    透過這次的演講,希望能讓大家理解日本近現代文學,沉浸經典作品的氛圍與美感。無論您是文學愛好者,還是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朋友,都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這次的演講,一同探索日本文學的魅力。

    公教人員全程參與核予研習時數2小時
    免費入場,活動前45分鐘發放號碼牌,發完為止。
  • 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