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活動

「記•藝•現場」2023臺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微衛星實驗創作基地駐村藝術家-創作成果展
  • 展期
    23天
  • 參加人數
    5668
  • 活動地點
   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清水區 西8、9、10、12
  • 活動日期
    2023/10/3 ~ 2023/10/29
  • 活動時間
    9:30-17:30
  • 活動型態
    展覽 
  • 活動售票
  • 活動內容簡述
    古孟萱(西10號)
    遊走在海線及眷村,找尋歷史和現實的影像,屬於眷村的時間與空間在此地消失,唯有少數人保有回憶,而眾人的歷史記憶轉變成遊客在此場所旅遊經歷。透過跨越時空的影像及現實空間的山水花鳥,形成遊記以書畫形式共同展現。

    陸姿蓉(西9號)
    「清水風原」是臺中淸水眷村文化園區為期四個月的藝術計畫,而社區參與是這計畫的重點項目之一。包含:開放工作室的共創體驗、社區國小教學活動等等…,讓居民們一同參與其中。成果展中也同步展出,由民眾繪製的家屋所製成的實驗動畫,展現了計畫與在地的相互對話。

    在臺中,人們常常將交通網絡分為山線和海線,對於在山線長大的人來說,交通不便與風大是對海線地區的刻板印象。本次作品以「風」為切入點,風其實無形地連結起山線與海線地區,因而發展出「串連」的概念,成為本次的創作主軸。風也同時代表著時間的流動,它連接了過去和現在,象徵新與舊的連結。近年來,各地的眷改進駐計畫方興未艾,無非都希望將新的活力注入過去的場域。其中的歷史傳承和創新之間如何串聯、藝術介入與社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之間的關係,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。

    因現代化產業發展的需求,城市社區的面貌已大幅改變,眷村多以成為高樓。由當地居民的訪談當中,我了解到「串門子」這個詞語對許多人來說已經十分陌生。甚至在網路用語中,它已被歸類為上個世紀的休閒活動。對於從外地來的我來說,過去時代中,串門子的人情味是值得懷念的。而對於那些曾在眷村生活過的人來說,集體生活有其辛苦,並不僅僅都是歡樂的回憶。透過藝術作品中的「串連」,我希望邀請每個人一同想像這塊土地的過去和現在,以及其中看似無關但卻緊密相連的人物和房舍空間,一同探索這個地區特別的故事。

    趙書榕(西12號)
    « 推開窗,看見臺中清水眷村 » 三部曲

    這是關於時間&空間 ; 記憶&流動的系列作品。
    連結臺中清水在地的人文考古、音景漫遊、周遭建築歷史與人類生命的故事,人與自然形塑時間的樣貌,時間和空間的堆積沈澱雕塑了作品,猶如孩童般最初的眼光好奇地去觀察和探索這世界。

    首先印入眼簾的« 眷戀清水日記 »是藝術家初到清水眷村的水墨日記書寫,蜿蜒屈伸於空間中,對於眷村所觀看的新穎視角,以及與藝術家生命有所連結的感性書寫和圖畫,流動穿梭於各個時空的影像和記憶,給予觀者一層層的回憶和堆積,並且留有多個小驚喜給觀者於展場中去探索和發現,不同角度的觀看,不同的驚喜和呈現,觀者也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(身體 <-> 記憶<-> 流動)。

    輕輕撥開藝術家精心縫製的« 眷戀清水門簾 »,« 翻 ∞ 憶 » 清水篇則是將眷村、家庭、書信重新用翻模的方式,以新舊紅磚和藝術家特製的「語言水磚」推砌的意象,並且加入其他珍貴小物件,新舊記憶間堆疊出生命的迴廊意境,體驗著生命中的去與留,並提出「World without Strangers」之想法,以及城市、建築、環境、歷史…多元漫遊的呈現。

    最後的展間,新媒體錄像作品 « 異鄉巴別塔 »則是受聖經故事「巴別塔」的啟發,延續藝術家對當代藝術所關注及思考的多種議題 : 懷鄉情懷、身分認同、游離、情境、偏移、尋找心中的烏托邦...在自我私領域的「記憶漫遊」以及在公領域「全球化」的議題。對身分的認同,以及生活在多個世界之間(地方Places / 非地方Non-places)、多種文化之間,所發展出的種種現象議題及符號。
    除了連結在地的新舊歷史(史前中社遺址、日治時期的新高港建設、國軍眷社…等等),並且融合藝術家多年來關注和收集的資料(如 : 臺北南機場公寓…等等) ,有如臺灣多元種族的縮影和「文化巴別塔」!

    最後的最後,在角落一隅則留有一靜謐空間和空白的冊頁« 留給未來的自己 » : 這並不是結束,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…
    魏金禾(西8號)
    〈褪去的線〉

    在駐村期間,藝術家魏金禾對清水眷村的環境和文化背景有著深刻的體驗。對作為外省第三代的他而言,這是一段深刻的自我尋找之旅。在這段期間,他深入研究外省議題、政治意識形態等主題,以更好地理解當時的政治環境,並處理自身的情感和複雜情緒——思考眷村文化的逐漸消逝,以及對曾經輝煌的眷村歷史的反思。

    在本次展覽中,魏金禾嘗試超越眷村文化的常見表面特徵,以線材柔韌的特性為發想,透過軟雕塑創作的形式,試圖捕捉那些生活在大時代變遷中的眷戶居民的內心世界,他們被迫經歷戰爭、流亡以及重新定位身份的無奈與掙扎,然而同時也展現出面對這些困境時的勇氣和堅忍不拔。此外,本檔展覽也部分展出藝術家個人過往的刺繡、繪畫作品。

  • 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