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沙鹿深波分館】8/12【家庭錄影帶修復工作坊|父親節特別活動回顧】
-
展期1
-
活動地點沙鹿深波分館
-
場地名稱臉書&IG
-
活動日期2025/8/12
-
活動時間08:30-21:00
-
活動時間說明2025/8/9(六)、2025/8/10 臉書&IG
-
活動型態影片欣賞
-
活動售票否
-
活動聯絡電話04-2663-4606
-
活動內容簡述8/12【家庭錄影帶修復工作坊|父親節特別活動回顧】
今天上午,我們一起打開那些塵封已久的家庭錄影帶,展開了一段關於記憶的重建之旅 💛
從1960年代的8mm與Super 8膠片,到1980年代走進家家戶戶的錄影帶,我們不只是學習修復與數位化技術 📼➡️💻,更透過一格一格的影像,看見父輩用鏡頭記錄生活的溫柔時光。
課程開場時,井迎瑞老師 帶領大家認識「承載家庭記憶的載體」——日記、照片、相冊、錄影帶……它們都是家庭歷史的寶庫;吳永毅老師 則從實務經驗出發,細心講解各種家庭常見錄影格式的差異,以及在數位轉存與保存過程中必須注意的細節,讓大家不僅理解影像的歷史,也掌握保存的方法。
在「鄧南光8mm家庭錄影片」修復前後對比的片段中,模糊與清晰的差異,就像跨越了時間的鴻溝。
我們還看見1933年的珍貴影像——《持攝影機的男人 劉吶鷗》,見證台灣早期家庭影像文化的起點。
💬 井迎瑞教授分享:
民間家庭錄影帶是最純粹的日常紀錄,未經刻意加工,涵蓋家庭出遊、婚喪喜慶、新居落成等重要時刻,具有高度文獻價值;修復的意義,不僅是保存影像,更是守護小我(家庭情感)、大我(社會文化)、超我(歷史傳承)。
💡 今天的你們,帶著回憶而來,也帶走了滿滿的感動。這不只是一堂課,而是一份獻給父親的深情告白。
🌟 感謝 🌟
講師|井迎瑞老師、吳永毅老師
主持|亭方
攝影|馥襄
靜宜大學實習生|惠璟、旻臻、鈞耀
電影蒐藏家博物館
以及所有圖書館夥伴